民事法律知識

律師教您強制執行全攻略:流程、費用、查詢一次搞懂!

跳至主要內容
 
Rankking 小編

洪宇謙律師

雍和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

私立東海大學法學士、國立中興大學法學碩士

律師教您強制執行全攻略:流程、費用、查詢一次搞懂!

法律我幫您
點擊立即諮詢

債權人必學:聲請強制執行需掌握的流程、花費與實用查詢技巧

目錄

一、強制執行是什麼?基本概念與適用時機

在債權人取得確定判決或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「執行名義」後,若債務人仍拒不履行債務,便可以依《強制執行法》聲請法院介入,透過查封、拍賣、扣押、強制交付等手段,實現債權。其立法目的,在於避免債權人權利僅停留在「紙上權利」,確保法院判決或公權力所確認的義務,能落實於現實生活中。

 法條依據

  • 《強制執行法》第1條明定:「債務人不履行確定判決或其他執行名義所認定之義務時,債權人得依本法聲請法院強制執行。」

  • 《強制執行法》第4條則規定了「執行名義」的範圍,例如確定判決、和解筆錄、公證書等。

適用時機舉例

以下是常見可以聲請強制執行的情境:

  •  金錢債務:債務人拒不還款,法院可查封其財產並拍賣償債。

  •  遷讓房屋:租賃契約終止後,承租人不搬遷,法院可裁定強制搬遷。

  •  交付特定物:買賣標的物已付款,賣方卻拒交付,法院得強制交付。

  •  勞資爭議:勞工勝訴確定後,雇主仍不給付工資或資遣費,可聲請執行。

 律師提醒
強制執行程序涉及複雜的法定程序(如聲請狀格式、應繳裁判費、標的調查等),稍有疏漏可能導致法院裁定駁回,甚至喪失時效利益。因此,建議您務必委任專業律師協助,協助您:

  • 撰寫並遞狀聲請強制執行;

  • 向法院聲請調查債務人財產(如薪資、銀行帳戶、不動產);

  • 在遇到債務人脫產或提起執行異議時,立即回應並提出反駁。

專業律師的介入,不僅能提高執行效率,也能確保您的合法權益不被拖延或規避。

二、強制執行聲請流程全覽:你該知道的三大步驟

債權人要透過法院聲請強制執行,必須符合特定條件並依法律規定程序進行。《強制執行法》第1條明確指出:「債務人不履行確定判決或其他執行名義所認定之義務時,債權人得依本法聲請法院強制執行。」換言之,前提就是必須持有有效的「執行名義」。此外,《強制執行法》第8條也要求聲請人須提出「執行名義之正本或確定證明文件」,才能進入法院審查階段。

以下三大步驟,是債權人必須清楚掌握的流程:

 第一步:確認聲請條件

只有在具備執行名義時才能聲請,例如:

  • 確定判決(民事訴訟已終結且判決確定)

  • 調解成立筆錄(《民事訴訟法》第382條)

  • 公證書(經聲請強制執行宣告者,《強制執行法》第4條第6款)

  • 支付命令確定(《強制執行法》第4條第7款)

 第二步:準備應備文件

債權人向法院提出聲請時,通常須檢附:

  • 聲請狀(載明當事人、執行名義、請求標的及範圍)

  • 執行名義正本或法院核發的確定證明書

  • 身份證明文件或公司登記資料

  • 裁判費繳納收據(依《強制執行法》第9條,法院會先收取裁判費,計算方式依金額比例)

 第三步:送件與法院處理流程

文件齊備後,法院會依《強制執行法》第11條審查是否符合法定要件,若審查通過,法院會:

  • 發動財產查封(如不動產、存款、動產等)

  • 通知債務人限期清償,否則進行拍賣扣押

  • 若涉及遷讓房屋,法院可通知強制搬遷,並交付執行處執行官處理

 律師提醒
強制執行程序雖看似「流程化」,但實務中常出現:

  • 債權人送件時,執行名義與請求標的範圍不一致,導致駁回;

  • 不知道如何聲請法院調查債務人財產,造成「有判決卻執行不到」的窘境;

  • 債務人提出異議之訴或假扣押反制,延宕執行進度。

因此,建議您務必委任律師處理,由專業律師協助審核文件、擬定聲請內容,並追蹤法院後續程序,能大幅降低駁回或遲延風險,加速債權實現。

三、強制執行的費用與時效:這樣預算才準確

在聲請強制執行時,除了確認債權內容與執行名義是否具備,債權人也必須評估所需費用與執行時效,以免因準備不足影響權利實現。根據《強制執行法》第9條規定:「強制執行事件,應徵裁判費。」此外,《強制執行法》第10條亦明定,聲請人須依照金額或標的價值,預先繳納一定比例的裁判費。至於債權請求的時效,則通常依《民法》第125條,一般債權自可行使時起,經過 15年 不行使而消滅,若是特殊類型債權,則有較短的時效(例如工資請求權為5年,民法第126條)。

 執行費用的構成

常見需要支付的費用包括:

  • 裁判費:依請求金額比例計算,例如金錢債權執行通常收取 1% 左右。

  • 送達費用:法院寄送裁定、通知書等所需的郵資或公文送達費。

  • 執行處費用:如強制搬遷時的人力與運輸費用。

  • 鑑定或拍賣費:若涉及不動產鑑價或拍賣,需額外負擔。

 執行時效要點

  • 一般債權:依《民法》第125條,15年不行使即消滅。

  • 特別短期消滅時效(《民法》第126條以下):

    • 工資、膳宿、教育、勞務費用 → 5年

    • 利息、租金、醫療費等 → 5年

    • 商業上之貨款或日常交易給付 → 2年

  • 判決確定後聲請執行:仍須注意執行名義是否在時效內行使,否則可能被債務人提出抗辯。

 舉例說明

  • 若您擁有 100萬元金錢債權,聲請執行時可能需先繳納 約1萬元裁判費

  • 若執行標的是房屋遷讓,法院執行處可能要求您 先預繳搬遷與倉儲費用數萬元

  • 若您超過 15 年才聲請執行,債務人得以「消滅時效完成」為由抗辯,法院將駁回。

 律師提醒
很多債權人以為拿到判決就「高枕無憂」,卻忽略了 費用預算不足 或 債權時效即將屆滿 的風險,導致權利落空。建議您委任律師協助,不僅能計算正確的執行費用、規劃最佳聲請時機,還能防止債務人利用時效或程序漏洞規避責任。律師也能在必要時,先行聲請假扣押或假處分,以確保債權的實際回收。

四、如何查詢執行進度?掌握法院系統或線上平台

當債權人已經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,最關心的往往是「案件進度」。根據《強制執行法》第11條,法院受理強制執行聲請後,必須審查聲請是否合於法定要件,並進一步採取查封、扣押、拍賣等措施。案件進入法院程序後,債權人可以透過多種管道來掌握進展,避免因疏於追蹤而錯失應對時機。

 查詢管道與方式

  • 法院網站線上查詢:各地方法院提供「民事執行案件進度查詢系統」,債權人可輸入案件字號、當事人姓名等資訊查詢(需符合個資規範)。

  • 書面聲請查詢:依《強制執行法》第19條規定,利害關係人得聲請閱覽卷宗或影印相關資料,以掌握執行情況。

  • 到庭詢問:債權人或其代理人可親赴法院執行處,透過書記官或執行官了解財產查封、拍賣進度。

  • 委託律師查詢:依《律師法》第23條,律師有權代當事人閱卷、影印及查詢法院程序資料,效率通常比自行查詢更高。

 舉例情境

  • 您聲請查封債務人的銀行存款後,可於法院網站查到「查封通知已送達」。

  • 若涉及房屋拍賣,法院會公告拍賣期日,您可透過線上公告查詢詳細資訊。

  • 若債務人提出執行異議,法院系統也會更新「異議待審」狀態,提醒債權人及時因應。

 律師提醒
雖然法院提供多元查詢方式,但一般民眾常因案件字號錯誤、卷宗繁瑣,或不熟悉法院專業術語,而難以及時掌握重點。若債務人同時進行脫產、假異議訴訟等拖延策略,債權人往往更難應付。建議您委任專業律師代為處理,不僅可即時監控案件進度,還能在發現異狀時,立即向法院提出聲請或抗辯,以保障您的債權不被拖延或稀釋。

五、遇到執行異議怎麼辦?常見問題與破解方式

強制執行程序雖然讓債權人得以透過法院手段實現權利,但執行過程中,債務人或第三人經常會提出「執行異議」,試圖阻止或延遲執行。《強制執行法》第14條明定,債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就執行程序提出異議;第16條則規定,若對執行名義本身有爭執,必須提起「異議之訴」。這些程序往往是債務人爭取時間的策略,債權人必須妥善應對,避免權利受損。

 常見異議類型與應對策略

  • 分配表異議(《強制執行法》第34條)

    •  情況:債務人或其他債權人對於法院就拍賣價金所擬定的分配表有爭議。

    •  應對:債權人應即時提出理由反駁,並提供證據證明自己債權優先順位或分配金額的正當性。

  • 執行標的錯誤

    •  情況:債務人主張被查封或拍賣的財產,並非其所有或不應執行。

    •  應對:債權人可聲請法院調查產權登記資料,舉證該標的確屬債務人財產。

  • 第三人異議(《強制執行法》第15條)

    •  情況:第三人主張被查封的財產屬於自己,而非債務人。

    •  應對:債權人可提出債務人占有、使用的證據,主張表見所有權,或要求法院繼續執行並由第三人另行提訴確認。

 舉例說明

  • 如果債務人聲稱拍賣房屋的價金分配錯誤,您必須在分配表公告後的 7日內 依第34條提出異議。

  • 當債務人辯稱「銀行帳戶屬於公司而非個人」,您可以調取公司登記資料或交易紀錄,證明其為債務人控制的財產。

  • 當第三人主張某台車屬於自己,您可提出債務人日常使用、保險登記資料來駁斥。

 律師提醒
執行異議往往涉及複雜的舉證攻防與法律程序,稍有不慎,債權人多年訴訟爭取的成果可能被延宕甚至落空。尤其在「第三人異議」與「異議之訴」中,若債權人不積極應訴,法院可能停止執行,導致執行落空。建議您務必委任律師協助,由律師在期限內擬定答辯狀、提出證據,並全程追蹤法院程序,以保障您的權利不因程序瑕疵而受損。

常見問題解答

強制執行是打擊債務人拒不履行義務的一項強力司法手段。當債權人持有確定判決或其他「執行名義」(如支付命令、公證書等),但債務人仍不履行時,法院可透過查封拍賣債務人資產來滿足債權人請求。
主要步驟如下:1.確認執行名義:具備確定判決、支付命令或和解調解筆錄等依據。2.向法院聲請執行:依據強制執行法提出申請。3.法院執行程序:查封、拍賣,最後分配拍賣價金給債權人。
主要包含以下費用:1.裁判費:依債權金額比例計收。2.拍賣、查封、送達等費用:雖然由債權人先行支付,但法院會從拍賣款中扣除,剩餘金額返還債權人。
法律不強制必須委任律師,債權人可自行聲請。但因執行程序繁瑣且容易有程序漏洞,實務上委任律師協助:確保聲請文件合格無誤、即時掌握進度並應對異議、防止債務人脫產或規避債務。
若取得第三審勝訴結果,應向法院申請「判決確定證明書」,供後續執行使用。如果第三審仍在審理,可向第三審法院申請先行發給。